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标准
聚氯乙烯(PVC)门窗滑轮 JG/T129-2000
Roller of rigid polyvinyl chloride window and door
-
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(PVC)门窗滑轮(以下简称滑轮)的定义、型号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及贮存。
本标准适用于在聚氯乙烯(PVC)推拉门窗上的各种滑轮。
-
引用标准
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,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*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/T1031-1995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
GB/T1184-1996开关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
GB/T1220-1992不锈钢棒
GB/T2828-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(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)
GB/T2829-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(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)
GB/T3280-1984不锈钢冷轧钢板
GB/T4232-1993冷顶锻用不锈钢丝
GB/T4423-1992铜及铜合金拉制棒
GB/T11253-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
GB/T16746-1999锌合金铸件
QB/T3826-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 中性盐雾试验(NSS法)
QB/T3832-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
YB(T)1-1993高碳铬轴承钢
HG/T2503-1993聚碳酸酯树脂
-
定义
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
滑轮 roller
支撑门扇或窗扇重量并将重力传递到框材上,通过自身的滚动使门扇或窗扇沿框材轨道移动的装置。
-
型号
4.1代号
4.1.1名称代号
塑料门窗滑轮 SHL
4.1.2特性代号
**位字符代表轴承类型:H滑动轴承、Q球轴承、G滚针轴承
**位数字代表轮体表面形状:P平表面、A凹表面
4.1.3主参数代号
-
承载能力代号
表1承载能力代号表 N
承载能力代号
|
02
|
04
|
06
|
08
|
10
|
13
|
承载能力
|
200≤·<400
|
400≤·<600
|
600≤·<800
|
800≤·<1000
|
1000≤·<1300
|
1300≤
|
注:承载能力按2个滑轮计算。
|
-
滑轮宽度和高度代号
以滑轮实际使用宽度和高度(mm)表示。
4.2标记
4.2.1标记方法
4.2.2标记示例
承载能力为600N、宽14mm、高16mm平表面滚针滑轮。
标记为:SHL·GP06-14×16
5.1材料
5.1.1滑轮轴承、球轴承、轮轴应采用不低于GB/T1220 1Crl8Ni9Ti机械性能的材料。
5.1.2滚针轴承轮轴应采用不低于YB(T)1 GCr15机械性能的材料。
5.1.3轮体应采用不低于GB/T 4423 HPb59-1或GB/T 4232 0Crl8Ni9、0Crl7Ni12Mo2、1Crl8Ni9Ti或HG/T2503机械性能的材料。
5.1.4轮架应采用不低于GB/T 16746规定中ZznAL4-1、GB/T11235规定中Q235或GB/T3280规定中0Crl8Ni9、0Crl7Ni12Mo2、1Crl8Ni9Ti力学性能的材料。
5.2外观
5.2.3轮架
冲压轮架不应有变形或歪斜、镀层均匀,不应有露底、泛黄、烧焦等缺陷;压铸轮架不应有毛刺、铸造飞边、凹凸不平、裂纹、砂眼等缺陷。
5.2.2轮体
外圆表面光滑,不应有合模痕迹,不应有气泡、裂纹、缩孔、凹凸不平等缺陷。
5.2.3轮轴
轮轴与轮架两端组装平齐。
5.3性能
5.3.1耐蚀性达到72h8级。
5.3.2按表1相应级别允许的*大承载能力F1承载,运行平稳,不应有任何异常和阻滞现象。
5.3.3轮轴与轴承的配合
-
滑动轴承:轮轴与轴套配合间隙量为
-
球轴承式:滑轮轮轴与轴承内套配合过盈量为
-
滚针轴承式:滑轮轮轴与轴承配合间隙量为
5.3.4装配后轮体外表面径向跳动量不大于0.3mm。轮体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.4mm。
5.3.5以20N外力压滑轮轴,轴与轮架不应有位移。
5.3.6轮体表面压痕深度不大于0.15mm。
5.3.7轮轴与金属轮体外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1.6μm
5.3.8轮架上轮轴安装孔中心线与轮架外侧面垂直度应达到GB/T 1184 H级。
5.3.9滑轮在规定*大承载条件下,达到表2规定的反复启闭次数后,仍能达到表3的规定。
表2 滑轮反复启闭试验次数表
等 级
|
A
|
B
|
C
|
反复启闭试验,万次
|
≥5
|
≥3
|
≥1.5
|
表3性能指标表
序号
|
内 容
|
指 标
|
1
|
滑动轴承式轮体上移量(轴承磨损量)
|
≤0.1
|
2
|
球轴承式轮体上移量(轴承磨损量)
|
≤0.05
|
3
|
滚针轴承式轮体上移量(轴承与轴磨损量)
|
≤0.1
|
4
|
轮体外圆磨损量
|
≤0.5
|
5
|
轮体圆度
|
≤0.1
|
-
试验方法
6.1外观检验
在自然光线下距试样400~500mm进行目测检查。
6.2性能检验
6.2.1耐腐蚀性能按QB/T3826中的方法检验,按QB/T3832进行评价。
6.2.2在承压状态下进行运行试验如图2所示。
6.2.3轮轴与轴承的配合
轮轴外径与轴承孔径分别用精度0.01mm的千分尺和精度0.01mm的塞规进行检测。
6.2.4对轮体的径向跳动进行测试如图3所示,用精度为0.01mm的百分表测量。圆度用精度为0.01mm的百分表测量。按图4对轮架上轮轴安装孔中心线与轮架外侧面的垂直度进行测试,用精度为0.01mm的百分表测量。轮体轴向窜动量用塞尺测量,外圆磨损用精度为
.2.5 按图5所示用精度为1N的压力器对轮轴与轮架的配合进行测试。
6.2.6 按图6所示进行压痕深度测试,用精度为0.01mm的深度千分尺测量。
6.2.7 表面粗糙度按GB/T1031检验。
6.2.8 按图7所示在专用测试设备上反复启闭试验。行程往复一次计数一次。试验频率为15次/min
6.2.9滑轮轮体上移量测试
把已进行反复运动的滑轮按图8所示固定于测试装置上,将轮体托起,用精度0.01mm的百分表测量轮体上缘的*大上移量,均布8点测试,取其中*大差值。
7 检验规则
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能出厂。
7.1出厂检验7.1.1产品出厂检验在型式检验合格有效期内进行。
7.1.2出厂检验按GB/T2828规定,抽样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,检查水平为Ⅱ,合格质量水平AQL值按表4规定。
表4检验抽样表(如右下表)
表4 检验抽样表
序号
|
检验项目
|
标准条款
|
不合格类别
|
AQL
|
1
|
外观
|
5.2.1
|
C
|
6.5
|
2
|
5.2.2
|
3
|
5.2.3
|
4
|
性能
|
5.3.3
|
B
|
4.0
|
5
|
5.3.4
|
6
|
5.3.5
|
|
|
7.2型式检验
7.2.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:
7.2.2型式检验按GB/T2829规定,抽样采用一次抽样方案,判别水平为Ⅲ,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表5规定。
表75型式检验抽样表
序号
|
检验项目
|
标准条款
|
不合格类别
|
RQL
|
Ac Re
|
1
|
性能
|
5.3.7
|
C
|
40
|
1 2
|
2
|
5.3.1
|
B
|
20
|
0 1
|
3
|
5.3.2
|
4
|
5.3.7
|
5
|
5.3.8
|
8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及贮存
8.1标志
8.1.1产品应有商标或厂名标志
8.1.2产品包装应标有产品名称、型号或标记、商标、等级、数量、质量、体积、出厂日期、厂名。
8.2包装
8.2.1产品应有塑料密封内包装,避免互相摩擦。
8.2.2包装中应有检验员签证的产品合格证。
8.3运输
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冲击、挤压、雨淋、受潮。
8.4贮存
产品应贮存在无腐蚀性介质、空气流通、相对湿度小于85%的仓库中。